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雏鹰展翅 第四章 卫鞅到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听到卫鞅的话,秦川撇撇嘴,脸上露出一丝的无奈,摊摊手对着卫鞅说道:“先生这是为难学生了,我一五岁孩童,焉能对国家大事发表评论。”

    听了秦川的话,卫鞅也是暗道一声糊涂,自己竟然会向一位孩童询问国之大计,这岂不是问路于盲。

    没等卫鞅继续说话,秦川稚嫩的声音则继续说道,“不过,前几日有一白衣老人托梦与我,与我讲了讲秦国现在的变法,对于秦国的变法赞誉有加,但...”秦川没有继续讲下去,抬头看了看卫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之色。

    “但说无妨。”卫鞅也被秦川的话引起了兴趣,开口催促道。

    听到卫鞅的话,秦川犹豫片刻,随后浮现一丝坚定的神色,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不再隐瞒,开口说道:“那位白衣老人说,现在的改革只是从表面上改变了秦国的一些旧疾,秦国此时的强大只是片面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才能让变法最终不至于功亏一篑。”

    秦川看了看卫鞅变得严肃的脸色,继续说道:“那位老先生还说,变法的根本在于废除井田制,将贵族的实力变成秦国的实力,这样才能保证,变法的最终成功。但是这样也会得罪所有的贵族,不管是新的贵族还是旧的贵族都将会把先生视为眼中钉,国君在世可保一世平安,但是若果国君逝世,恐怕会有五马分尸的下场。”

    “为了秦国,纵然身死又何妨?”卫鞅义正言辞的说道。

    看到卫鞅的表情,秦川眼神中闪过一丝的微笑,随后又很好的掩饰过去。一脸惋惜的看着卫鞅。

    看到秦川的表情,卫鞅脸上微露一丝怒色,任何对于变法持怀疑态度的人都将是他的敌人。

    “老师,不要用那种悲壮的表情,那位老人又不是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法。”

    听到秦川的话,卫鞅眼神一挑,脸上浮现出一丝的微笑:“哦?难道那位梦里的老人连这个都教给你了?”

    “那个,那个,其实我做了两个梦。”秦川脸上略显尴尬的,挠挠头说道。

    “有何好的方法,快快道来。”卫鞅声音中有些急切。原本对于秦川的话他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秦川之后的话确实是即将实行的法令,这些只有国君和自己知道,因此对于秦川的话也正视了起来。

    “那个,老师,那位白衣老人说了,如果老师觉得方法可行,需要答应三个条件。”吕牧低着头不敢看卫鞅。

    “你先说方法,只要对秦国有用,那么就允你三个条件又如何。”卫鞅大手一挥,一脸豪气的说道。

    “秦国经年积弱,虽民风尚武,但陋习旧制以深入人心,变法之出用严吏酷刑,正是对症下药之举,然用军功换取耕田与旧制何异?此举纵然会提高军人奋勇杀敌之心,凝聚国力,但战能久乎?秦国一旦统一天下,没有战事,那些新贵族与当下的旧贵族又有何区别?”

    秦川的声音传入卫鞅的耳中简直是震耳发聩,此时他心中也是幡然醒悟,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战争是不会一直进行下去的,总有一天会没有战争,随后脸色变得有些严肃。

    “我也曾问那位白衣老人应当如何?那位老人摇摇头,只是告诉学生,秦国的变法不可只为一世变法,应该为万世太平而变。”秦川的话稚嫩但是却包含一丝丝的郑重。

    “先生,何以教我?”卫鞅此时正襟危坐,一脸正色的对着秦川虚心求教。

    “咳咳,先生,不是我教你,是那位白衣老人。”秦川一脸的无奈。但是看到卫鞅郑重的神色,于是对着卫鞅一字一句的说道:“那位老人说,变法兹事体大,需要仔细斟酌,但是对于眼前的变法,老人却说让先生多看看大禹治水的典故。”

    “大禹治水,大禹治水。”卫鞅不断低声说道,眼神却越发的明亮。

    大禹治水是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而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通河道,将天下化为九州,引洪水进入大海。

    祸水东引,分而治之。卫鞅猛然站起,躬身就要对着秦川行礼。

    “先生不可,学生可当不起如此大礼。”看到卫鞅的动作,秦川赶紧的跑到一边。

    但是卫鞅还是躬身行了一礼,这才对秦川说道:“告诉那位白衣老人,他的三个要求我允了。就是不知道那三个要求是什么?不知是否告知秦川公子。”

    “先生,请原谅学生失礼,其实学生做了三个梦,而非两个。”秦川不好意思的说道。

    哈哈哈,卫鞅大笑起来。

    秦川赶紧从案几上抽出一卷竹卷,恭敬地递给卫鞅。

    看到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卫鞅心道一声果然,也不拆穿,便展开竹简。

    竹简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简单的三条。二百金,一块地,收秦川为学生。

    看完竹简上的内容,卫鞅皱眉头,前两条还好说,但是第三条,涉及到国君的公子,以及学派的传承,他不敢随意答应,还得询问国君的意见。思索片刻,心中便有了定计。

    “前两条我可以现在就答应你,至于第三条,需要国君的允许。”卫鞅脸色也恢复了正常。

    秦川躬身感谢。不久之后,在秦川的恭送下,卫鞅大步朝着府外走了出去。临走告知秦川,两百金几日之间就能送来。

    看到卫鞅策马离开,秦川松了口气,浑身的精神仿佛都被抽空了一样,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今天说的话是秦川早就准备好的,就是吃不准卫鞅是否会来,否则还需要麻烦车英帮忙。至于为何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引起卫鞅的注意,原因在于卫鞅已经是秦国的大良造,掌管秦国的军政大权,自己以后干点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卫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意志非常坚定的人,寻常人很难用一两句话去改变他心中对于变法的认知,甚至还会引来他的斥责。

    而秦川则不同,首先他仅仅是一个五岁的孩童,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而对于做梦梦到的说法,秦川自然之道卫鞅根本不会相信,自然就能想到有高人指点秦川,这些话其实是高人借秦川的口转述给自己。

    而且卫鞅的师傅是一个世外高人,因此对于这个虚构出来的高人,卫鞅是不会有丝毫的怀疑的。而最后的那三个要求则是真正打消卫鞅疑虑的最后一道保险。

    前两个条件证明站在秦川背后的是一个有需求的人,这让卫鞅更加不会怀疑到秦川头上,而最后一条让卫鞅做老师,其实是秦川灵机一闪加上去的,因为只要顶着卫鞅学生的名头,以后做一些事情会更加的方便一些。但是让秦川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无心的一条,便卫鞅下定了收秦川做弟子的决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