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到外屋把一顶冠帽戴上,然后大步出卧房。没一会他在廊芜上、碰到了未走远的莫邪。
莫邪走在他的侧后,说道:“君侯,张夫人……说南方口音的张夫人,先前到庭院中来了一趟。”
“哦?”秦亮随口发出了一个声音。主要是莫邪专门提到了潘淑的口音,他便立刻想到,潘淑的身份保密并不严密。诸如此类的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有人专门关注吴国皇后的事、估计能猜出来。
但秦亮也不是太在乎,他原先主要是想、尽量让几岁大的孙亮继承吴王之位而已。
莫邪听到秦亮的回应,弯腰解释道:“庭院的门楼,白天都敞着,有人守门。可张夫人来的时候,正好遇到那里的侍女离开了,她便自己进了庭院。张夫人平常不会进来,先前说是,听闻大将军远征已归,前来恭迎大将军回府。”
秦亮听莫邪说得仔细,顿时问道:“她来的时候,卧房里有声音?”莫邪埋着头低声道:“嗯。”
他略有些尴尬,不过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说了一句“知道了”,便继续走出门楼,往前厅庭院那边而去。
等到秦亮走进阁楼厅堂时,果然见一大群人已经跪坐在厅中。人们见秦亮进来,这才纷纷从筵席上起身。
来的使者是钟毓和阿蘇,因为钟毓是御史中丞、估计他是正使。剩下的除了随行官吏、宦官,便是大将军府上的一众属官,正陪在厅中。
秦亮主动向钟毓、阿蘇拱手道:“临近中午时才回府,因长途跋涉,午后便歇了一阵。未料使节到来,有失远迎。”
钟毓客气道:“无妨无妨,仆等奉诏而来,能见到大将军、将策书亲手交于大将军之手,即算不辱使命。”
阿蘇道:“仆等在东堂觐见,陛下亦在正位。”他没有说郭太后,但召见大臣的人、必定是郭太后,几岁的曹启不可能单独召见大臣。
秦亮又与陈骞、王康寒暄了两句,幸得二人留守大将军府、诸事才维持得有条不紊,陈骞等忙称分内之事。
钟毓确实是正使,他拿起节杖,走到了摆放好的各种礼器、金虎符等物的中间。
秦亮见状,率陈骞等众人行拜礼。钟毓遂展开策书,当众宣读。
因为秦亮刚回来,除了在城门口见了迎接的官员,便只与王广等见过面,并没有事先得知策封的内容。他只对策封什么爵位感兴趣,遂认真听着。不然以他此时的精神状态,多半没法专心听宣!
这篇策书是长篇大论。大概是说,昔日曹爽骄纵无德,又在伐蜀之战中损兵折将、虚耗国力,司马懿则居心叵测,兵変谋逆。幸有君勤王辅政,平定幽州叛乱,南慑东吴,西灭蜀汉,匡扶社稷,中兴大魏,可比周公、召公。朕闻先王对于建立功德的人,不以外姓、宗亲区别,周天子、汉朝天子因为分封诸王,能够拱卫国家、藩屏皇室,于是国运长久。
秦亮听了好一会,终于听到了封赏的内容,朝廷分封出十郡之地、准秦亮开国设社稷宗庙,策封为晋王!并赐九锡。九锡之物当然没带来,因为其中有门板之类的大物件、不可能急着抬过来。
钟毓读到这里,声音亦渐渐有点异样。
秦亮听到“钦哉”的时候,便伸手准备接策书。这次他没有像上次一样、稍有犹豫,而是起身径直道:“臣留下策书,恭敬细读,以便上表推辞。但礼器等物,还请公带回朝廷,实不敢接受。”
策命中都认可了秦亮的功绩、封王的理由,钟毓的言论也不出意外:“大将军有大功于社稷,若是推辞不受,恐怕陛下、殿下难以心慰。”
阿蘇也立刻说道:“君受诏命开国,正可拱卫社稷,这是国家之幸!”
两个使节之中,阿蘇是秦家同族,诚心想秦亮接受王爵十分正常,因为建立宗庙祭祀的祖先、必定也是阿蘇的先祖。秦亮主要留意稍微观察了一眼钟毓。
钟毓脸上长着浓密的髯,与钟会一样是个大胡子。不料面相粗犷的人、心思有时候倒是挺细,钟毓立刻察觉到了秦亮的目光,随即一脸真诚地轻轻点头示意。
其实曹爽还在的时候,钟毓似乎是倾向于司马家的人!曹爽伐蜀时、秦亮是参军,亲自见证了其中的过程。钟毓在出兵之前是一声不吭,等到曹爽进退两难的时候,他便写信力劝曹爽赶紧退兵。立场不得不叫人怀疑。
不过现在都不再重要了。如今的颍川钟氏的表态看来,至少不想与秦亮为敌;钟毓很少来走动,但他弟弟还在大将军府做了属官。
这时陈骞、钟会等属官也纷纷劝说。秦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