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高遵裕想领军立功,天子也没有二话。
“原来是这样啊。”韩云娘点着头。
王旖也说道:“两宫贤德,能约束国戚,乃是国家之福。”
韩冈笑了一笑。
其实话说回来,这也是官僚们对宫中一直保持压力的结果。除了垂帘听政的时候,要是两宫敢妄见朝臣,言官立马就能追上去一通乱咬。他们不敢咬太皇太后和太后,难道拜见两宫的官员还不敢咬吗?
士大夫们最忌讳的就是被侵夺权力,不论是武夫还是深宫中妇人、阉宦,谁敢跟他们抢蛋糕,就会落到群起而攻的下场。仁宗皇帝当年的张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温成皇后,她的伯父张尧佐每一次想升官,都会被文臣们联手敲打,从包拯开始,每一位谏官都将张尧佐当成了练手的靶子,一封封弹章,能堆满一间屋子。
就是一干宦官能出外领兵,可让他们去议论一下朝堂政事,绝不会有好结果。
这一切,却正是合宋室天子的心意。无论如何,文臣之间绝不可能和睦共处,只要外面没了压力,自己就会乱起来,拉一派打一派,或是说异论相搅很是容易。而武人、妇人和阉宦,他们秉政的结果,千百年来的青史历历在目,对皇帝的威胁才是最大的。
宋室诸帝,在掌控权力方面,一向做得很好。
不过也就如此而已,正经事从不见有这等本事。
韩冈自嘲一笑,大过年的,想这些事等于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拿着素心剥好的松子仁就着热酒,问王旖:“过年要送的拜帖都写好了没有?”
年节送拜帖,是京城中的习俗,就跟后世的贺年卡一样,人情到了就行了,没人能一家家的全都走遍。
“就等官人签名了。”王旖突然捂住嘴,闷笑道,“若是没有官人亲笔签名,人家可是会打上门来的。”
……………………
年节送拜帖,就是吕惠卿也不能免俗。
别说是执政,就是宰相也得送帖子给亲朋好友。
吕家兄弟如今在京城的就吕惠卿和吕升卿,吃过年夜饭,守岁守过半夜,年轻人去找乐子了,女眷带着小孩子毁了房中睡觉。
就吕惠卿和吕升卿都是劳碌命,又到书房中。
吕升卿看着兄长一封封检查拜帖,随口道:“今年是没有正旦大朝会了,不过西夏来贺正旦的使臣,在都亭西驿只歇了一日,就被赶了回去……天子杀气腾腾,梁氏兄妹再糊涂也不会感觉不到……真的是要打仗了。”
吕惠卿头也不抬:“薛向将会负责往关中转运粮秣,过了初五就要去洛阳坐镇。大约在四五月的时候,就该开战了。”
“领军的人选还没定下来吧?”吕升卿问道。
“六路主帅的人选只会是由天子自决。两府中,哪个有资格说?”吕惠卿将手上的拜帖放下,“王珪是天子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元绛也差不了多少。吕公著因为陈世儒一案,被天子抓到把柄在手,什么话都不敢乱说了。薛向只能负责往关中运粮,郭逵又要去河北。为兄现在心力都在手实法上。这就是两府的现状。”
吕惠卿说着直摇头。两府中能为各路主帅的人选,跟天子争一下的臣子,眼下根本就不存在。
天子乾纲独断,说起来,吕惠卿对这一战的前途,有几分担忧起来了。韩冈的判断,现在看来真的有那么几分道理。而郭逵的去向,更是让吕惠卿加深了一层担忧。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眼下不正是天下有道的时候吗?大哥你担心个什么呢?”吕升卿开了个玩笑,随即又正经起来,“继续推行手实法才是当务之急。朝廷既然要用兵,钱粮肯定是缺的,”
现在朝廷的确需要钱,但另一方面,天子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堂和国内环境,以便将全部精神放在即将开始的西北战事上。两者之间如果发生冲突的时候,就需要权衡利弊,进而有所取舍。
吕惠卿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天子将自己给舍掉,又要拿出让天子满意的回报。这等于是在一根绳子上走路,不能左、不能右,稍有差池,就是万劫不复。
不过这方面事就没必要对自己的兄弟说了,省得他多担心,在府界提点的任上安心做事才是真的。
吕惠卿点点头,轻描淡写的:“说得也是。”
吕升卿果然笑了笑就放心了,不再说这件事。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李定是不是有什么盘算?前两天见他时,总觉得有些鬼鬼祟祟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说着,他皱起眉头,“刚刚任了御史中丞,准备拿谁开刀?”
新任御史中丞上台,刀子上总得见见血,肯定要办个大案出来,否则这个御史中丞做得也难看。所以李定最近的变化,落在吕升卿眼里,就不能不让他担心了。
“这件事啊……大概是什么情况我知道,你不用乱担。”吕惠卿带着讽刺的笑了一声,低声道:“不过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罢了。”
见吕升卿仍是疑惑不解,吕惠卿笑意更是意味深长,“李定是聪明人,他不会蠢到破坏朝堂上的大好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