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亲使团的到来,这对于朝鲜本身来说或许是第一次以官方的姿态见识到了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强盛,这给朝鲜带来了深刻的后续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坚定了朝鲜方面李昰应为首的亲中派的态度。
那就是坚决抱紧中华帝国的大腿,采取全面的汉化改革。
不过对于帝国方面来说,朝鲜和亲使团的到来就是显得无足轻重了,就连林哲自己都是不怎么关注。
毕竟以帝国目前的强势,朝鲜自身的态度并重要,重要的是帝国对朝鲜的态度。
等到朝鲜和亲使团离去的时候,时间已经是进入了1875年。
1875年,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尤其是对于帝国皇家海军而言,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这一年,帝国的第五艘万吨战列舰尧帝号正式服役,这是一艘舜帝级战列舰的二号舰,该舰在1874年就是完成了整体施工,在经过后续舾装和试航后,顺利于1875年的九月份加入帝国皇家海军现役,和舜帝号一起被编入第五战列舰分队。
除了尧帝号外,这一年帝国还服役了第三艘装甲巡洋舰青龙号。
如此也就代表着,1875年的今天,帝国皇家海军已经拥有了五艘万吨战列舰,三艘装甲巡洋,这八艘主力舰清一色都是1870年后服役的,舰龄最大的蚩尤号也不过五年而已。
这八艘主力舰,代表着帝国海军现今最精华的力量。
除了这八艘主力舰外,帝国海军尚有部分1870年前建造服役的二等铁甲舰,比如两艘夸父级、一艘天吴号、三艘炎帝级、五艘盘古级以及两艘近海铁甲舰毕方号以及帝喾号。
铁甲舰之外,尚有部分巡洋舰,包括快速巡洋舰五艘,常规巡洋舰八艘,数百吨的小型铁甲舰、浅水炮舰等一大堆。
截止到1875年九月,帝国皇家海军的总吨位约为十七万吨,其总吨位已经是超过了意大利、奥匈等国,仅次于英国和法国和俄罗斯之后,是为全球之第四海军。
不过帝国海军的总吨位和俄罗斯海军总吨位其实相差并不大,俄罗斯海军的吨位是二十万吨,只不过比帝国多了三万吨而已。
不过这世界第三或者第四一和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比起来,差距就很大了,当年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吨位约为六十八万吨,法国海军是约为四十八万吨。
但是帝国海军的总吨位虽然不如前面的这几家,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帝国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和吨位并不少。
这是因为帝国海军和其他几个海军的构成有所不同。
帝国海军因为缺乏其他的海外殖民地,活动区域局限在西太平洋海域,从活动范围来说,乃是一支典型的战略防御海军,其海军战舰的构成以决战用的主力舰、近海用的小型战舰为主,而位于中间的巡洋舰等舰种的数量是比较少的。
而英法两国不同,他们的殖民地众多,海军战舰除了主力舰外,还需要保持大量的巡洋舰。
军费是有限的,这建造多了巡洋舰,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钱建造铁甲舰,而建多了铁甲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钱建造巡洋舰了。
帝国海军在总吨位上,也就是英国人的四分之一而已,但是主力舰的吨位却是远远不止四分之一。
从1857年开始到1875年为止,英国皇家海军服役的千吨以上的铁甲舰数量非常多,达到了几十艘,但这一时期的英国人非常热衷于建造几千吨的二等铁甲舰,数量虽然多,但是铁甲舰的总吨位其实并不大,加起来大约是二十二万吨上下。
而帝国皇家海军的铁甲舰吨位有多少?达到了十二万吨多,也就是达到了英国皇家海军一半多的吨位。
此外更让人值得注意的是,帝国海军的战舰吨位普遍偏大,舰龄偏短。
比如帝国拥有五艘战列舰,而英国人同等级别的一等铁甲舰有多少?是十艘,而且其中半数都是1870年之前服役的老船。
从中也就说,在整个七十年代里,在最高端的万吨战舰领域里,实际上帝国是保持不逊于英国人一样的建造和服役速度。
这并不是说帝国的造船业发展的有多快,而是英国人迎来了有史以来对海军限制最严厉的内阁,海军经费拨款是近乎于停滞。
而同一时期里,包括帝国在内,法国俄国以及德国,这四个国家却都是先后掀起了大规模海军扩张的高潮。
这个七十年代,是其他后进国家海军缩小和英国皇家海军实力差距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时期。
1875年,帝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已经是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部署在印度洋的东印度舰队的实力。
不过帝国海军自然不会就此停下步伐,实际上帝国海军的扩张一直都是延续进行,每年动工一艘主力舰的核心目标是不会变的。
比如1873年的时候,舜帝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就已经是动工了,目前还在施工当中,1874年,第四艘装甲巡洋舰也正式动工。
而今年,按照海军扩张的预定计划,还将会再动工一艘主力舰。
只是现在海军那边对新的主力舰该怎么建造,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毕竟新一代的战列舰关系重大,要建造怎么样的战列舰,海军内部是众说纷纭。
有的人坚持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