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山东士族未遂叛乱”被平息后,山东士族的各大家族,几乎都被周军连根拔起,除了象裴行远等一直表示向宇文明效忠的子弟幸免于难外,绝大部分山东士族的嫡系子弟,都因参加了叛乱而被逮捕下狱。{}
这次政变牵涉到的朝中官员和军中的军官也为数众多,朝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官员有所牵连。不过他们大多官职较低,军中的军官也几乎都是基层军官,中高层将领没有被渗透进来。
不过,河北、山东、河东、河南等地的许多地方官员,驻军军官和部分士兵也参于其中。他们原本打算在裴仁基夺取了北平,掌握朝廷大权后,他们就跟着夺取地方政权。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宇文明早从投降的杨公卿那里拿到了各地起事叛乱者的头目名单。在他们刚刚才发动叛乱时,就被候个正着的周军粉碎了。参予叛乱的各地山东士族少部分人被杀,大部分人则在投降后被关押了起来。
对这些人如何惩处,而从中央到地方都空出了大量官员和军官的职位,如何补足这么多的官职缺口,宇文明和一帮文臣武将皆感觉有些棘手。
在进行了重新修茸过的周王府内,宇文明的书房里,他召集了自己属下中的核心成员会议,商讨如何处理这场兵变的善后事宜。
因为属于山东士族一系的官员中,除了裴行远这样早早就表明态度的人外,其余的人受制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认为家族比君主更重要。在大周朝中和军中担任了官职的山东士族子弟,几乎都参加了叛乱。因此,他们在平叛战争中均被一网打尽。
虽然他们没有位居六部尚书这样的高位,但很多人在衙门各部所处的位置都比较重要。现在全部都空了出来,如果不赶快确定接替人选,不少衙门都要瘫痪的。
杜如晦这时抱着一个本子,就目前官员变动的情况向宇文明汇报。
“河间郡守郑乾是山东士族中郑家之人,参加了兵变行动,在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现在河间郡已经没有留守,由长史陈陶暂代工作!”杜如晦念道。
“陈陶是哪里人?可靠吗?”宇文明问道。
“他是襄阳人,杨广三征高丽时随大军当了一名民夫,后来跟着我军留守辽东,历任士兵、伙长、队正、团主和亚将之职。在我军占领河北后,才被提拔成为河间郡长史的。他的来历非常清白,对周王的忠诚度也是勿用置疑的!”杜如晦介绍道。
“那就让陈陶担任河间郡留守吧,长史一职可由他的副将递补!”宇文明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好!”杜如晦掏出一个本子,作了记录之后,然后又说道:“城卫军负责西城门把守的直斋郎将崔阳在兵变当日就被拿下,目前关在大狱里……”
“这个职务就由全忠来担任,他是玄武军的一名校尉,这次平叛中立场很坚定,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也的确该论功行赏了!”宇文明思忖了一会儿后说道。
“行!那东平郡的郡丞如今也空了出来……”
随着会议的进程,那些空缺的职位也终于一个个有了着落。大部分皆是由原来的副职递补,而原来便是副职的,则在下一级的官员和军官中,择其优者予以提拔。
当这些空缺的官员任命完毕后,杨洛琪方问道:“夫君,那些山东士族的宅院和田产如此处理呢?”
“凡是参加了叛乱的人就全部没收,没有参加叛乱的,就网开一面,容许其保留原有家产!而如裴行远这样,主动检举揭发族人的异常行为,还应给予嘉奖!”宇文明正色道。
他倒不想把别人一竿子打死,而是力争做到赏罚分明。起兵叛乱者当然该诛,但没有跟着家主起哄的中立成员就不应该处罚,以免把别人推到叛乱者一方了。
至于主动归顺自己的人,不管是否山东士族之人,则都应该奖赏,以给后来的人做个榜样。
就在众人商量得差不多,快要散会之时,却听见书房外的亲兵禀报道:“周王殿下,李靖将军来了!”
“什么?师父回来了?那快请他进来!”宇文明惊喜道。
由于裴矩在荥阳、金堤关一线发动了进攻,企图调动周军主力去援助,让北平城内变得空虚,好配合裴仁基组织的叛乱。故宇文明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