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的意思郭小洲能猜出来,甘苏可惜的是,宋老的年龄不足以支撑郭小洲到一定高度,哪怕欣赏他。
因为郭小洲目前太年轻!而且级别太低。
郭小洲很理所当然的说:“如果宋老同意我的观点,想必他老人家会保护我这样维护明规则的年轻人。”
甘苏有些惊讶,“你难道不知道,老爷子是从不给自家人开后门打招呼的?”
“那是因为没有我这样的人出现。”
甘苏目瞪口呆,她虽然在无奈中改变了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但是她依然发现自己低估了他。特别是说这句话时的勇敢眼神,坚定自信的语气。她有些期待,宋老到底会不会因为爱才而改变原则?
一场谈话因为宋子敬一家人的回来而结束,甘苏再怎么霸道强势,也顶不住孙女儿三番两次推门进来撒娇。
郭小洲和宋子敬打了个招呼,又和大嫂客套了两句,独自来到阳台,给青山驻京办的劳丽芳打了个电话。
劳丽芳越是大型节假日,越是忙得不亦乐乎,春节她肯定是无法回老家的,今年索性让丈夫孩子来京,闲暇了还能陪陪家人。
接到郭小洲的电话,劳丽芳把她掌握的情况说了一边。
顾松涛初二早上一家离京回老家,初六左右回京。
费云海的情况她调动的资源也查不到,建议他自己电话联系。
罗运升一家春节在京都度过。
裴金谭一家已经在大年三十回到老家,初七返京。
杨中清杨老春节去了海南,回程时间不明。
环保部的查志刚有消息说已经离京。
金扬和赵豆豆一家选择在京都过春节。
以上这些人是他在京都的所有人脉,他当然不会“天真”地把希望寄托在宋老身上。之所以和甘苏那么说,是他知道甘苏喜欢听有野心的话。投其所好嘛!
接到劳丽芳的反馈后,他在京都的行程安排变得游刃有余了,甚至无所事事。
也就是说,他只需要跑两家。
一个罗云升家,二是金扬家。
既然有了闲时间,他打算偕甘子怡去一趟费日娜家。甘子怡的朋友虽多,但真正意义上的闺蜜却只有费日娜一个。
而且从甘子怡“失踪”事件看,费日娜是流露了真情的。再说,他也需要有费日娜这样的朋友。有时候,费日娜展示出的资源和能力不亚于一个省长。
打完电话回到客厅后,他很自然地去陪宋得彰父子聊天,而甘苏甘子怡和大嫂陪侄女在书房里玩耍!
宋子敬在父亲家对郭小洲的态度“很”亲近,开口微笑着问,“听说你们陈塔成立了新区,还升格到了副处的行政级别?”
郭小洲坦然道:“比一般的镇大点,比县小点,属于不上不下的乡镇。”
宋子敬笑了笑,“开始起点低点很正常,我当年下到地方基层时,也只是个副处的副县长,同一栋大楼里能管我的人接近两个巴掌。慢慢来,不要急。”
郭小洲心想,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急了?
宋子敬大概是极力表明自己的态度,很热情地替郭小洲出招,“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烧得好,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宋得彰却不以为然,“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从动机来看,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种,出于习惯、惯例,一种官场文化使然。这种惯例又与三种预期相关联着。一是官员的自我预期,即自我暗示,上任就得“烧几把火”,如果自己没有“几把刷子”,就有可能被别人看轻;二是新官下属的预期,有新官来上任,下属很自然等着新来的官“烧火”;三是民众的预期,经验告诉他们,新官必会“烧三把火”,因此,等着“点火”。”
“上任就‘烧火’,固然有勇气和开拓精神,但也应该实事求是,如果没有柴,你们怎么烧火?如果不在制度的再设计与执行力上着手,反而会拖延制度层面的改革与推进。”
“爸您说得没错!的确不能形成一种模式。”宋子敬虽然赞同父亲的意见,但神色中却流露出很多的不以为然。他一向认为,父亲是个做学问的人,远离基层和真相。说出来的话,只适合听听,听过也就忘记了。
但是郭小洲却非常感兴趣,“伯父,这三把火在历史上可有典故?”
宋得彰顿时来了精神,“当然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出自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时期内,连续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最后跟随曹操逃出去的,只剩27人。那时,人们把这“三把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传到后来便成了俗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郭小洲笑着说:“我听过这样的解释,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主要是为了树立个人权威,初掌大权或者初来乍到,以便展开自己的工作。这个模式和习惯本身没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当人们使用‘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俗语时,通常是贬义的,指的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不了了之。”
“就是这个理。既然要烧火,火就一直别熄灭!”宋得彰猛拍大腿,屁股朝郭小洲这边移了移,眼神里透着欣赏,“新官上任三把火之所以频频发生,其实质就是官员的个人主动性、能动性与制度惰性之间的矛盾……”
说到这里,外面忽然响起门铃,宋得彰头也不会朝宋子敬挥了挥手,“子敬你去开门。”然后继续和郭小洲讨论着。
宋子敬神情复杂地看了郭小洲一眼,默默起身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