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农科啊,音律什么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对于当官的作用不大,除非真的感兴趣,不然来上这个的人真不多。
这些科目报考的人寥寥无几,倒真是让人有些汗颜。
唐舟知道这种情况后,撇了撇嘴,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这天他回到府上,与丹阳公主提及此事,丹阳公主听完后,道:“你这么做把很多东西都给分开了,给分细致了,这自然是最好的,能够最大限度的发觉不同类型的人才,但是在这个以文入科举的时代,你这么做就有些失了偏颇,我可以肯定,不出几年,长安书院其他学科的人会越来越少,相反,能够考上进士的学科会越来越多。”
丹阳公主说的肯定,唐舟想过之后却是猛生惊恐之感。
细思极恐啊。
人都是向利益驱使的,一段时间后,报考文学的都考中了进士,当了官,那些报考农科的,音律什么的,却还在为生存而到处奔波,那么以后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自然就会倾向于文学这一类吧?
而且,虽然其他学科的人都有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但侧重不同,难免让这些人的发展不够全面。
很快,这些就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来。
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是好事,但却不能像后世大学那样来分科。
毕竟时代是不同的,大家的观念也不相同,这个世上的人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当官,而不是去挣钱。
唐舟觉得丹阳公主的话提醒了自己,于是他连忙做出了改变。
入学之后,大家不分彼此,不分科目,一同上学,只不过在学习四书五经这些书籍的同时,会给大家增加一些课外学科,比如要上音乐课,要上体育课,要上农科等等。
这种情况与大学不同,与后世的高中差不多,唐舟本来以为大学是最先进细致的,但是先进细致,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高中的那种学习情况还是很适合的,大家有主要科目,平时则也学习一些兴趣科目。
对兴趣科目感兴趣的,可以着重培养。
这样调整之后,整个长安书院的课程安排看起来都顺眼了许多,唐舟看着这些结果苦笑了一下,本以为自己想办的与众不同一些,不曾想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增加了一些兴趣学科而已。
不过这是这个时代的限制,他也没有办法。
而只要大家对于兴趣学科真的感兴趣,那等他们毕业之后,也是肯定能够学有所用的。
经过一番考核之后,长安书院第一年一共收了一百二十名学生,而这一百二十名学生到时候会分成六个班,每班二十人,一个月要上二十天课,主要学习四书五经等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书籍,间杂其他各类兴趣课程,比如说琴棋书画等等。
当然,有一个班比较特别,这个班收的全是学医的学徒,他们不与其他班一起,而且他们平时主要学习的就是医术,相反其他的,却很少学习。
因为这是一个不以当官为目的的班级,而这个班级是由孙思邈以及长安城一些有名的御医来教导的。
这样把学生收好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书院建成,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