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高育良上校的第一课上百战成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育良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之后,便转身整理了一下笔挺的军装,看向了讲台下同样身着整洁军装的装甲兵学院的学员们。

    “同学们!”

    “根据校党委领导同志们的要求,我这个今天第一天进入国防军序列服役的文职教师上校,要为你们讲授一堂结合军史、战史的政思思想课程。”

    “所以,这就是我今天课程的主题!”

    “百战成诗!”

    “众所周知,我们龙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灿烂浓厚、源远流长的历史。”

    “历经上古社会、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及旧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到今天的龙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而无论是历史的进程,还是社会的展与演化,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高育良此言一出,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学员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在座的军校学生,大部分是学习不错考入军校的,还有一部分优秀士兵、士官立功提干的,所以文化底蕴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军校生相对比较直爽,没有地方院校学生那种扭捏,所以随着高育良问题的抛出,陆陆续续开始有胆子大一些的主动开口了。

    “我认为是经济的繁荣!”

    “我认为是文化的展!”

    “我觉得…应该是科技的进步。”

    ……

    高育良闻言,先是笑而不语,耐心听完了听了同学们的回答,之后才慢慢开口道。

    “同学们说的…都对,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我认为历史进程和社会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战争!”

    “啊?!”xn!

    高育良这句话给学生们干懵了,战争?!

    高育良耐心解释道:“纵观华夏龙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战争史!”

    “众所周知,我们华夏子民传统是自耕小农经济社会。”

    “换句话说,咱们龙国人和华夏民族的核心内核是——种地!”

    “以种地为主,当然也包含了一部分游牧、商贸、大江和海洋展。”

    “而在古代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所拥有能够耕种的土地的多寡,就成为了一个部落、族群,甚至是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最重要表现。”

    “所以在古代,为了土地、人口,我们华夏的祖祖辈辈们,动了长达数千年的战争。”

    “有内部的土地兼并战争,也有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生的掠夺与被掠夺的战争。”

    说到这里,高育良转身在黑板上写起了字。

    距今约5ooo年前的古国时代!

    五氏开化,炎黄共启华夏!

    高育良一边写,一边讲解道。

    “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黎民百姓!”

    “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逐鹿之战!”

    “此战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组成联军,在涿鹿之战中击败了,以蚩尤为的九黎部落,统一了黄河流域。”

    “这也就是华夏历史的开始!”

    “而被击败的九黎部落,被赶到了当时还不开化的东南与西南地区,被认为是现如今龙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

    高育良继续在黑板上写道:

    尧舜让德,四海通达!

    禹划九州,世袭天下为家!

    殷商盛卜,字起骨甲!

    牧野行天罚,封侯建国号令诸夏。

    这短短几句话,便总结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尧舜禹三代贤君禅让,大禹治水划定后来华夏九州的范围,并且…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殷商时期占卜文化盛行,如今龙国文字的雏形也在当时出现。”

    “然而牧野之战…周朝偷袭掏了殷商的老窝,奠定了八百载江山。”

    高育良说完继续写道:

    西周:礼乐佐于宗法,诗书彰于风雅!

    东周:幽厉失国家,平王迁都,周权困乏!

    春秋伊始:诸侯兴,齐、晋、宋、秦、楚——称霸!

    晋末分三家,战国势七雄割据!

    战国初开:强盛当变法,揽贤才厉兵秣马

    列国皆征伐,大争之世谁可止杀?

    写到这里,高育良转身看向学生们。

    “周氏八百载,终究垮塌,春秋五国争霸,战国七雄厮杀!”

    “无休无止的战争!”

    “直到西边的给周天子养马的马夫出身的那个国度的出现!”

    “大秦!”

    孝文公即位:改新法,耕战东出函谷!

    惠文王即位:横破纵,王名始震天下!

    昭襄王即位:协交伐,鲸吞无可并驾!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直到——辣个男人的出现!”

    高育良在黑板上写道:嬴政——秦始皇——祖龙!

    东出函谷、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

    书同文、车同轨!

    八表同风始华夏,百代都行秦政法!

    “与此同时,百家争鸣!”

    1儒家:志在大同,明仁礼教化。

    2墨家:兼爱非攻,并士匠任侠。

    3道家:动合无形,参自然道法。

    4阴阳家:推演五德,将阴阳深察。

    5法家:厉行变革,事断于公法。

    6纵横家:纵横捭阖,一谋抵万甲。

    7名家:辩实于名,论白马非马。

    8农杂家:为神农之言 汇百家于杂。

    “初秋战国时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