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处境,他会忍下这口气么?现在,京营大军已入其手,若他真有什么举动,则北京必生剧变,我是不得不有所提防哪。”
杨震看得出来,陆缜这话里还是有所保留,他应该是在提防着一件极担心的事情,但既然大人不想说,他也不好追问过甚,就只能暗暗留心,多花些心思在盯着石亨这事上头了。
可即便如此,半来个月下来,锦衣卫依然没能从石府那里查到半点不同寻常的东西。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中对石亨的弹劾非议却少了许多,而且在此期间,将养了几日的石亨就正式赶到了京师三大营的驻地,走马上任去了。
而藏在京营中的锦衣卫探子也在陆缜的要求下,陆续将其在那里的一切言行经历都详详细细地报了回来。只是这却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了——
石亨本来在去边地镇守前就曾在京营中待过一段时日,时至今日,这里头还是有不少他原先的老部下。所以当他奉旨入营后,很快就争取到了不少中层将领的支持。
同时,石亨还靠着这些年在边关立下的一桩桩功劳,得到了京营将士的尊敬。虽然他之后对军卒们的操练确实狠了些,但凭着他多年带兵所惯用的笼络手段,很快就把数万京营精锐都转化成了自己的拥趸。
其实他能在短短时日里就获得这些将士的支持,除了自身的能力与魅力外,也得多谢如今外部的环境了。
如今京城的环境对武将们是越发的不利起来,文官隐隐然已有了高武官一头的感觉,平时同级的文武官员相见,文官总会表现出轻蔑之意来。久而久之,武官的气焰是被彻底打压了下去。
但许多武官心里依然是不服的,虽然他们自己没胆子去与文官争个短长,却还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为自己出头。而石亨显然就是个相当不错的代表人物,他不但地位够高,功劳够大,而且还深得天子的信重。再加上之前那许多的文官向天子弹劾他都没能把他定罪,就让满京城的武官将士更对他生出敬意来,自然乐于受其统领了。
而随着石亨在京营彻底站稳脚跟,手里重新握有军权后,一些颇识时务的官员就不敢再明着与之作对了——一个刚被从边地传唤来的待罪边将,和一个已经掌握了京营大军军权的将领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如此一来,石亨在京城里的形势是越发的好了起来,之前还有所顾虑的故交、军中同僚之类的,也在此后陆续登门,他在京城的势力是越发的强盛起来,看着似乎已经可以代表武将系统去和文官一系稍作抗衡了。
而这,显然也是天子所乐于看到的。虽然之后又有不少言官弹劾石亨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但却全数都被皇帝给留中不发。
就这样,时间缓缓前进,转眼就来到了景泰七年的八月间,似乎这天下依然太平,京城里除了偶有文武双方打打擂台外,也没有任何的风波出现。似乎除了皇帝的身体依旧不那么健康,时不时都需要辍朝外,大明朝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理想中的大明盛世看着也即将重现。
而就在这一片祥和的表象下,一道暗流却已开始汹涌奔腾起来。一些已经隐藏,忍耐了多年的人,终于打算要露出自己的獠牙,去扯碎这难得的太平盛世了……
而这一切的开端,只在八月十一这天早朝时,天子再度昏厥。
随着朱祁钰的突然倒下,群臣都慌了手脚,这一回可没有人拿话刺激皇帝,他也没有动怒的迹象,怎么就突然又倒下了呢?难道说皇帝的身体真已经支撑不了太久了么?
要真是如此,为大明江山计,就得尽快确立一个太子人选了。之前太子朱见济突然夭折后,大家还觉着天子还年轻,并不急于一时。毕竟有了这几年太子废立之争,大家早吸取了教训,可不能再闹出废立这样的大事来了。
可现在,天子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就得为将来考虑了。于是一干朝廷重臣就开始商议起了哪个皇家子弟才是适合的太子人选来。
而当他们做这一切时,边上盯着他们举动的某位宫人却咧嘴笑了,他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等待着的机会终于出现了,成败就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