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即便有心安置灾民,也是缺少耕地,陇右的法子,在陕北行不通!”
“因为大旱,陕北已经失去大量的耕地,所以百姓无地可耕,”梅之焕恍然大悟,思索片刻,道:“那朝廷可以将陕西的灾民,迁移至其他地区,只要能匀出部分耕地,百姓也不会……”
“问题是,朝廷根本匀不出耕地,”李自成要倚重梅之焕,就打算多说两句,让他彻底对朝廷死心,“纵观历史,每一个王朝,即便没有外族的入侵,也不过存在二三百年,梅老先生觉得为何?”
梅之焕将各个朝代在大脑中过了一遍,平均起来,的确只有二三百年,但他一时找不出原因,便道:“为何?”
“土地兼并,”李自成沉声道:“每个王朝兴起,帝王元勋们残杀了大量的前朝世家大族,将他们占有的土地,分发给普通的百姓,新的王朝便日益巩固,但新王朝统治稳固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世家大族,他们逐渐蚕食、掠夺普通百姓的土地,当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无以为生,他们就会揭竿起义,并最终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梅之焕双目内敛,一眼不发,现在思索李自成所说的问题。
“与其它的王朝不同,大明的宗室更是一颗毒瘤,”李自成说完之后,方才想到“毒瘤”这两个字,但也没有解释,以梅之焕的见识,应该能够猜得出,“宗室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现在应该不下于十万人口吧?他们什么也不用做,还被赐予大量的耕地,全国的土地就那么多,宗室与世家大族的耕地越来越多,百姓的土地自然越来越少,而百姓的人口也在增长呀……”
“……”
“朝廷要安抚陕北的灾民,就必须拿出耕地,但这些耕地有谁拿出来?宗室、世家大族肯吗?朝廷会逼迫他们拿出来吗?”李自成又是品了口茶水,最后幽幽地道:“所以,我说,朝廷永远解决不了陕西的盗贼问题,只会愈演愈烈,最后朝廷的根基也会被动摇!”
王朝的兴盛与灭亡,原因自然不会只是土地一种,还会有外族入侵、兵备制度、自然灾害、腐败等有关,甚至权臣个人的野心,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当所有的因素集中于某个时间段,矛盾无法调和,旧的王朝便会在矛盾中灭亡,新的王朝取而代之。
但根本矛盾,还是土地兼并,其余的矛盾只是激化这个主要的矛盾,加速王朝更迭而已。
李自成并不是给梅之焕授课,只是挑主要的方面告诉他:大明已经日薄西山,更新换代是迟早的事,这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
梅之焕显然没想过这么多,他这样的顺民,从来不会研究一个王朝的灭亡规律,更不用说研究大明的灭亡了,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今日听了李自成的一番话,却是茅塞顿开,但他实在想不明白的是,年纪轻轻地李自成,为何拥有如此的见识?难道真是天主派来的……
大明时代,汉人信奉宗教的极少,但每次遇到难解之事,便是向宗教求救,或是用宗教的知识来解释那些虚无的现象,梅之焕也不例外。
待到李自成解惑完毕,他看向李自成的目光中,已是泛出异样的色彩,但随即就有些昏暗,可惜他已经老了,不能……
恰好亲兵们端上饭菜,李自成哈哈一笑,道:“梅老先生,咱们边吃边谈,跑了一日的路,我可是饿坏了!”
“是,是,边吃边谈!”
李自成狼吞虎咽,先是解决掉一个白面馒头,又喝了半碗热汤,方才停下竹箸,道:“梅老先生可知,我为何让你赶来兰州?”
梅之焕咀嚼几下,就着热汤将口中的馒头吞下,抬起头道:“怎么,大都督不是让属下来陇右考察?”
考察?甘州的绿地地形,与兰州有可比性吗?李自成淡淡一笑,道:“梅老先生见识广博,劳驾梅老先生长途奔袭,就是要听听梅老先生的意见,陇右我们是拿下来,接下来要如何治理,才能让百姓丰衣足食!”
“大都督,属下愚钝,以兰州观之,陇右已经进入恢复期,现在不是挺好吗?”梅之焕听了李自成语言,微微点着头,“即便让吏部尚书来陇右,亦不过如此!”
“梅老先生过奖,”李自成拱拱手,笑道:“据我估计,一旦过了明天冬小麦收割期,陇右的百姓,也许就能丰衣足食了,不过……陇右这数十万百姓,难道仅仅停留在丰衣足食的阶段?”
“大都督的意思……”梅之焕终于明白了,“大都督是要对陇右重新规划?”
李自成点点头,“建立行省,梅老先生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