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以他炼气境的修为,还不能带着玉妃离开大唐帝国。
他自保是没有问题,可要保护好玉妃,那就显得非常的困难。所以,他还想借着大唐帝国的国力,保护好玉妃娘娘。最好的办法,是夺取大唐帝国的权力。
但李道渊对人的防范太严了,尤其是在权力上的分享,他更不可能做到。哪怕为了“湮灭经”,李道渊愿意让出一部分的权力,可终究不是核心和至高的权力,对整个大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李冷想要军权,真正的军权。唯有军权在手,他才可以真正决定大唐帝国的未来,才能真正影响整个大唐的局势。
机会终于来了。
在李冷回到长安城的第四天,一个震动了朝野上下的消息从边关传了过来:太子殿下二十万大军全军覆灭,太子李承乾被俘虏,先锋大将上官云重伤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北疆连失四十座城池,元戎族的铁骑已经快要打到登封城了。一旦元戎族的铁骑拿下登封城,那么大唐必须把国都从长安城迁到南方的城市,从此以后,大唐帝国尽失北方疆域。
这个消息,让整个朝野无比震惊,尤其是皇后上官婉儿,她痛失最爱的弟弟和儿子,整个人一下子疯了,每天都到乾坤殿,央求陛下李道渊出兵营救李承乾和上官云。
但李道渊这个时候选择了沉默。
天子沉默,众朝臣都不知道天子的心思,也都不知道天子下一步的打算是怎么样的,也都保持了沉默了。
其实,众朝臣心里都十分清楚,北疆局势演变成今时今日的样子,天子李道渊的决策错误占据了很大的因素。太子李承乾对军事并不是擅长,却偏偏派他去做主帅。誉王包藏祸心,北疆大将军又是他的人,为了可以牵制太子李承乾的势力,天子竟派他去做监军。
一开始,他们内部就已经不和,存在严重的明争暗斗,怎么可能军令统一,一致对外?所以,失败是注定的。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李承乾会败的那么惨,几乎把北疆的家底都给输光了。
据斥候传来的消息,当李承乾陷入无边危险之地时,监军誉王严令北疆大将军按兵不动,直到李承乾被俘虏,上官云下落不明后,他才令北疆大军假模假样去营救。
可大局已定,他的惺惺作态,根本改变不了北疆最后大局,反而让北疆的局势更加不利,大唐有可能痛失半壁江山。
为了收复北疆,天子李道渊把长安城可以派的兵都派给了李承乾,本想李承乾有上官家族的支持,有在修仙门派的强大人脉关系,即便不能完全收复北疆三十城,但局面也不会糟糕到哪里。谁会想到,才四个月时间,李承乾几乎把北疆拱手让给了元戎族。
这下子,大唐帝国是真的风雨飘摇,随时会被元戎族灭国。
形势,真的朝着无法掌控的方向发展。